文字遇

Breaking News

書房

哲學家的愛-東坡的永恆

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 By Unknown 0 Comments

如果要對愛情下ㄧ個最簡短的注解、它就像是「ㄧ場天大的誤會」,誤會自己遇到ㄧ個「屬於你」的人。而自古「悲劇」往往成了最美的愛情,歡喜收場的我們稱它為「幸福」。

東方人談到愛情總是不像西方那樣直白,可能對愛的憧憬總是想像多過於經歷。



蘇軾年少18歲就娶了15歲妻子王弗,只有短短11年的夫妻緣份,或許是不曾說出口表達的愛,王弗過世之後,蘇軾為她在墓旁種下了三萬棵青松,化作他的愛和陪伴,儘管時歷千百年,參天古松依然伴著清風,像是他為王弗吹彈著的愛情古調。

十年後,一天夜裡夢見她⋯⋯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他把對愛妻的思念全寫進詩文裡了。

「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粧。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再娶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陪伴他最久,她陪著蘇軾歷經官海的風浪。共同生活的25年,在著名的「烏台詩案」和「黃州貶謫」陪著東坡歷經官海風浪最危惡經濟最艱難的時期,和蘇軾一起下田耕作。她去世時,葬禮極為隆重,蘇軾親自為她寫了祭文,「唯有同穴,尚蹈此言」。將她的靈柩停放在京西的寺院,10年之後,和她合葬一處,實現承諾。


       王閏之一個典型的傳統婦女。蘇軾「烏台詩案」被捕入獄,情急之下,擔心從詩文中找出蘇軾的罪狀,於是把蘇軾的詩稿燒掉,也成了千百年來蘇迷心中永難彌補的遺憾。  


       儘管如此,蘇軾在汝陰的時候,一天晚上,王潤之邀東坡朋友陪東坡解悶,見到眼前梅花盛開,皎潔的月色,王潤之便說了:「春月勝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慘,春月令人和悅。」蘇軾開心的說:「我真不知道你還會作詩。這句說得真像是詩家。」不會寫詩的王閏之不經意間卻說出了饒富詩情的話,東坡靈感乍現寫了一首

   《減字木蘭花》  

       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  

       步轉迴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輕雲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  

       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第三任妾侍、王朝雲,蘇軾則視她為知己,陪伴蘇軾晚年,蘇軾最有影響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及《赤壁懷古》都是在朝雲精神支持與陪伴下所寫的。她也早先過世,蘇軾為紀念她建的六如亭題的楹聯所題「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那一年蘇軾60歲,自此後就一人鰥居,直到病逝。


我想;蘇軾藉著詩魂,深情傳頌橫越將近十個世紀,那片松林至今仍在四川眉山,彷彿像是蘇軾天荒地老的表白,也為「永恆」作了最美的詮釋。

書房
Share:

Unknown
Hi I am Debbie ,I hope to share some of my humble original works which speak for itself and I really hope you will like them.Be generous with your likes to support what I believe in.

Related Articles


0 意見: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翻譯

網誌存檔

  • ▼  2017 (11)
    • ►  5月 (4)
    • ►  4月 (1)
    • ▼  2月 (6)
      • 我讀著世上最古老的書
      • 無常
      • 君子
      • 哲學家的愛-東坡的永恆
      • 自述
      • 寫字

Labels

  • 作品側寫
  • 我的老師們
  • 汲古與創新
  • 書房
  • 關於我

FOLLOW ME ON FACEBOOK

Popular Posts

  • 趙之謙篆書「鐃歌」
      近期拙臨趙之謙「鐃歌冊」   很久沒乖乖規矩的寫帖,這帖給了我很多筆意上的啟發。 釋文 上之回所中溢夏將至行將北以承曰泉宮寒暑德遊石關望諸國月支臣匈奴服令 從百官疾驅馳千秋萬歲樂無極 上陵何美美下津風以寒問客何從來言從水中央 桂樹爲君船青絲爲君笮木蘭爲君棹黃金錯其間滄海之雀...
  • 寫字
    寫字,寫的是種味道 雖然現在都用電腦打字,其實愛寫字的人還是不少,透過「文青」「文創」社群的 發展,「寫字」對我們來說,更是多了一分沉澱和療癒的意義。 從小到大總是被要求寫字要工整,這對我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對於“工整”這件事⋯ 真的好嗎?應該是為了老師們的眼力跟除錯方...
  • 金庸詩書94狂
    天下風雲出我輩   ㄧ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笑談中   不勝人生ㄧ場醉   提劍跨騎回鬼雨   白骨如山鳥驚飛   塵事如潮人如水   只嘆江湖幾人回 - 金庸詩 這作品蘊釀很久,不斷思索腦海中的畫面 ,空氣濔漫的腥風血雨在瞬間凝結,欲平 天下捨我其誰的豪情.......
  • 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 山非山 水非水   當眼界開闊了 自己就更顯渺小了 ⋯   當我以自我為中心時,會發覺...那樣並不會 讓自己顯得強大。   創作第一件事就是「自覺」,風格不是重點、怎樣讓作品與   我 互為 表裡,?就只有對自己「誠實」才能表裡如一。   如果說創作...
  • 自述
        初心     總覺得能夠拿毛筆揮大字,應該會是件很酷的事。跟過去在職場講求團隊合作     很不同,書法創作是「搞定自己就搞定ㄧ切」,很新鮮、很專業很有挑戰性。           培養興趣如果是為了殺時間,熱度就不容易維持,在生活與志趣能維持平衡,     沒有時空限制...

VIDEO

友站連結

TAGS

  • 作品側寫 (4)
  • 我的老師們 (1)
  • 汲古與創新 (1)
  • 書房 (4)
  • 關於我 (1)

Join The Team

關於我自己

Unknown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Popular Posts

  • 趙之謙篆書「鐃歌」
  • 寫字
  • 金庸詩書94狂
  • 明心見性
  • 自述
  • 我讀著世上最古老的書
  • 無常
  • 書法創新-由傳統延伸的當代表情
  • 君子
  • 文房生活

Labels

  • 作品側寫
  • 我的老師們
  • 汲古與創新
  • 書房
  • 關於我
© 2016 文字遇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提供:BLOGGER | 網頁維護:WFU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