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倡的六藝;書法就是其中的ㄧ項。而他所說的:
「君子必需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我將它
用來當作自己書法學習和創作的修練準則。
「志於道」
道為真理,志則是心對於學問的追求,立志用心不斷學習
和領悟,來自於萬象的真理。愈是深入ㄧ門功課,愈能有
所啟發,即所謂「一道通萬藝」。
「據於德」
高尚的人格與品德,有所為有所不為,初心為善,修「德」
不修「得」。書法的收獲在於精神面,時時提醒自己,不
計得失,只求精進無愧於心。
「依於仁」
對社會人文的關懷,無論任何形式的藝術都是在傳達對這
世界的愛而存在,而實質的意義則是「同理心」。
「游於藝」
不論任何ㄧ門藝術都能讓人陶冶性情,文學、詩歌、音樂
、繪畫....或者時尚、設計等等,以藝術滋養藝術。
用文字創作最難的在於「分寸」,指的是如果沒有書法的
筆法、墨法或者章法⋯⋯等修練,很容易就變成"塗鴉”。
創意的拿捏,就是看似"不合理"中依然有它"合理"的法度。
可能有點誇張卻不張狂。
寫字固然應好好寫,在寫字之外,其實漢字也可以在空間
裡營造出ㄧ種似靜亦動的奇妙氛圍。
作品自敘:
運用不同書體的筆風,同樣的筆韻,拆解成四組作品。
「文字意態」在這作品的變化雖然不大,試著融合行草篆
隸筆風,表達文句的意態。組合的邏輯則在於章法,讓四
組句子彼此相呼應,又能讓它有各自獨立的表情,文字的
姿態還要保留應有的辨識度。
書法師古之餘,也可以多添一分自己的想像去呈現,不斷
實驗,但也不用為了'變化'而變化,只是單純投射自己的感
受,很難卻很有趣。
0 意見:
張貼留言